疫情之下,靈活就業成“穩就業”新途徑
發布時間:2020-03-09 15:34:09閱讀次數:次
2020年春節前后的這場疫情,成為何濤(化名)創業6年以來面臨的最大挑戰。
何濤是杭州一家旅游公司的老板,受此次疫情的影響,公司年前超過20萬元的春節長線游訂單全部退單,年后“團建”業務停擺,“開單”無望。
“擁有2萬名員工的西貝也就能支撐3個月,像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情況更加嚴峻。”2月3日,何濤在朋友圈里一篇《寫給身邊朋友的一封信》中寫道。
在這封“信”發出的前一天,何濤下載了一個做品牌特賣的App——貝倉,希望在公司原有青年結伴旅行和團建業務按下暫定鍵之后,試試社交新零售,帶動員工嘗試通過靈活就業,尋找新的收入來源。
事實上,疫情之下,靈活就業成“穩就業”新途徑,不僅僅是何濤,在本職工作和收入受疫情影響嚴重的情況下,靈活就業成為許多人的選擇。
從“共享員工”到在線兼職、云客服,再到美團新增20萬個靈活就業崗位的“春歸計劃”,疫情持續期間,靈活就業成為“穩就業”的重要途徑之一。
2月2日開始,何濤嘗試起依托品牌特賣平臺貝倉,在自己的社交圈進行貨品銷售。“剛開始自己也不太懂,每天都是官方推什么我就賣什么,素材和文案都是平臺制作好的,我就在朋友圈和群里發一發。”何濤說。
“我們會首先通過大數據初步遴選一些商品,然后再結合各個社群的銷售數據和實際需求,進行精準推送。讓數據和技術幫助剛入門的‘小白’迅速成長。”貝倉總經理姜瑩瑩介紹道。
建立社群后,何濤便將他管理公司的經驗搬到了線上。如結合社群成員的不同需求和優勢,何濤進行了分工,并安排了值班表。值班的社群成員負責搜集大家賣貨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和遇到的問題,經驗就大家一起分享,有問題就共同想辦法解決,“社群內部解決不了的,就找平臺溝通解決。”何濤說。
隨著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,多元化的靈活就業正在成為新增就業的新生力量,各種類型的數字經濟平臺則會成為提供靈活就業崗位的主力軍。而這些,則構成了中國經濟應對疫情的韌性。
轉載來源:中國經濟新聞網 http://www.cet.com.cn/wzsy/ycxw/2498797.shtml
除非注明,文章均為(一品威客網 )原創,轉載請保留鏈接: http://www.jgjq.net/internet/article-i-591-art_id-267842.html
上一篇:“靈活就業”人數大增的背后
下一篇:IP價值:起于“興趣”落于“癮”...